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11-18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電力用戶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高,配電網作為連接主網與終端用戶的“最后一公里”,其運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用電體驗。然而,配電網結構復雜、分支眾多、設備分散,加之受雷擊、樹障、外力破壞、設備老化等因素影響,故障頻發且定位困難。傳統依靠人工巡線或簡單保護動作判斷的方式,不僅耗時費力,還難以滿足現代配電網“快速復電、精準運維”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配網線路故障精準定位系統應運而生,成為提升配電網智能化水平和供電服務質量的核心技術手段。一、配網故障定位面臨...
11-18
在現代化電力系統的龐大網絡中,集電線路扮演著“毛細血管”與“核心動脈”的雙重角色。在風力發電場、光伏電站、大型工礦企業以及城市配電網絡中,它負責將分散的多路電能匯集、傳輸至樞紐變電站,是能源順暢流通的關鍵環節。然而,埋設于地下或架設于空中的電纜,長期承受電、熱、機械及環境應力的考驗,難免發生故障。一旦故障發生,如何從數十甚至上百公里的線路中快速、精準地找到故障點,最大限度地縮短停電時間,減少經濟損失,就成為電力運維工作的核心挑戰。35kV集電線路電纜故障定位裝置,便是在這一需...
11-18
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大動脈”,而巍然屹立的桿塔則是支撐這些動脈的“鋼鐵脊梁”。它們的穩定與健康,直接關系到整個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然而,這些遍布山川原野的桿塔,長期承受著導線張力、風力、覆冰、地質變化乃至人類活動帶來的多重考驗,桿塔傾斜已成為威脅輸電安全的主要隱患之一。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周期長、效率低、風險高,且無法應對突發狀況。在此背景下,輸電線路桿塔傾斜在線監測系統應運而生,它如同為電網脊梁裝上了“全天候感知神經”,實現了從“被動搶修”到“主動預警”的革命性跨越。一、為...
11-17
在電力系統中,35kV集電線路承擔著重要的電能傳輸任務,其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電纜故障時有發生,傳統的故障排查方法效率低下且精度不足。35kV集電線路電纜故障定位裝置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高效、精準的方案。應用場景廣泛35kV集電線路電纜故障定位裝置廣泛應用于10kV-35kV電壓等級的配網線路。無論是配網的主干線路,還是分支線路,只要存在電纜故障定位與識別的需求,該裝置都能發揮重要作用。在城市的供電網絡中,它可以幫助運維人員快速定位地下電纜的...
10-8
電纜護層環流監測系統的通信方式多樣,包括公網4G卡、電力無線4G及有線通信等。通信故障可能由多種因素引發,如無線信號弱、通信模塊故障、公網4G卡欠費或電力無線4G網絡不穩定(針對無線通信),以及有線線路破損或連接松動(針對有線通信)等。通信故障對系統功能的影響1.數據傳輸中斷或延遲通信故障最直接的影響是數據傳輸的中斷或延遲。監測系統生成的實時數據,如接地電流波形、幅值大小等,若無法及時傳輸至監控平臺,將導致維護人員無法及時掌握電纜運行狀態,增加事故風險。2.遠程監控與操作受限...
9-10
電纜護層環流在線監測系統,如DLHL100電纜護層環流監測系統,是智能電網在線監測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6.6kV及以上輸配電力電纜的護層環流監測。該系統通過實時監測高壓電纜線路金屬護層接地電流,有效預防突發事故,并具備線纜防盜監測功能。然而,任何系統在長期運行過程中都可能遇到故障,因此日常維護至關重要。常見故障傳感器故障:護層電流傳感器和負荷電流傳感器可能因環境因素(如潮濕、高溫)或長期使用導致測量不準確或失效。傳感器外殼若采用非抗腐蝕材料,還可能因腐蝕而損壞。通信...
8-8
在智能電網建設加速推進的背景下,輸電線路的運維安全面臨雙重挑戰:既要防范外力破壞導致的塔基損傷,又需實現桿塔狀態的實時可視化監控。杭州迅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XJ-TX105多目智能監測一體機,通過多攝協同、AI前置與超低功耗設計的深度融合,為輸電線路構建起全天候、多維度的智能防護體系。一、多攝協同:全場景視覺覆蓋的技術突破該設備采用"五攝一體"的立體化監控架構,突破傳統單攝裝置的監控盲區:雙通道主攝系統:前置1600萬像素白光/200萬像素夜視攝像機,后置同步部署同規格雙...
8-4
管廊高壓電纜故障精準定位裝置是針對現代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內高壓電纜可能出現的各類故障設計的一種檢測設備。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選擇了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來集中敷設電力、通信、給水等兩種以上的市政管線,這其中包括了高壓電纜線路。由于環境復雜、施工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高壓電纜可能會出現短路、斷線等故障,因此快速準確地定位故障位置對于維護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這種定位裝置通常集成了多種技術手段,如行波法(包括脈沖電流法和脈沖電壓法)、電橋法、低頻信號注入法等,以適應不同類型...